汪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机场拆迁带来历史记忆和文化保护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花湖机场的兴建,我市部分村庄拆迁,土地被征用,村民由原来传统村落居住搬迁到集中社区居住,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逐步衰退,保护好历史记忆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迫在眉睫,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一是开展我市文物资源调查;我市现有各级文保单位和文物点46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3处,省级文保单位22处,市级文保单位98处,三普调查发现未公布文物保护单位339处。各级文保单位和文物点包括古遗址77处、古墓葬(墓群)300处、古建筑及石刻、近现代代表性建筑82处。二是推进文物保护“一处一策”工作,加大文保单位的保护力度;三是抢救性发掘保护,2019年10-12月在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建设指挥部、鄂州市政府、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的积极支持和大力配合下,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州市博物馆等12家单位22支考古队伍,对机场建设核心区域内27处文物点,实施80余天的考古大会战,共勘探面积近9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26万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共发掘墓葬183座、窑址20座、灰坑10处,出土青瓷、陶、铜、铁、滑石器等各类重要文物800余件,标本近万件。四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传承好雕花剪纸、牌子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鄂州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已达世界级1个、国家级4个、省级7个、市级47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
二、留住鄂州的记忆乡愁 。为了留住鄂州味道,我局与市住建局对我市历史建筑和古村落进行了调研,编制了《鄂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我市人文环境,留住历史文脉,鼓励拆迁村建设民俗陈列室,保护好古树、古村落,华容公园就大量选用了拆迁村庄的树木,较好的留住了乡愁。临空经济区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民俗文化博物馆,四年来,该馆共接待全国各地游客近8万人,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另外,临空区还在筹建乡愁博物馆,尽可能留住鄂州的味道、鄂州的乡愁。今年农历五月十五,鄂城区泽林镇举办2022泽林旱龙舟文化旅游节,本次旅游节历时近半个月,包括旱龙舟巡游、诗词歌会、文艺汇演、旱龙舟制作工艺展示、特色农副产品展销、旅游采摘、化龙祈福等活动,该活动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从手工技艺到戏曲表演,从旅游采摘到节庆民俗,为鄂州这座历史古城增添独特的人文气质。
三、合理规划,抓好山水资源保护。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科学编制了《鄂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建设项目的选址及建设规划进行严格审核,实行多规合一,加强山水资源管理,“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比如我市在西山风景区提档升级建设中,把一些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强制拆除,恢复西山的原貌,把西山上的道路、厕所等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整个西山面貌焕然一新,得到鄂州老百姓的普遍好评。
经 办 人:季鸿鹰,联系电话:027-53083608;
站点地图 网站标识:4207000031 鄂ICP备05017375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文化和旅游(体育、广电)局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62号 邮编:436099 联系人:吕祖国 电话:027-53083600 传真:027-53083600 邮箱:ezswlj@ezhou.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