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鄂州市委会:
您单位提出的关于“着力解决鄂州市曲艺人才断层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曲艺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以鄂州玉连环为代表的鄂州民间曲艺资源丰富,在各大舞台上绽放迷人光彩。近年来,在各级人民政府以及宣传文化部门共同努力下,鄂州曲艺在继承、发展和创新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09年,鄂州玉连环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连环作品《婚礼变奏曲》《签约》《拉一把》在历届湖北艺术节中展演获奖。除玉连环作品外,还创作一批湖北大鼓、湖北道情、快板等作品,活跃于“周周乐”文化活动、道德模范故事会巡演等各大展演中,在宣讲新时代新人新事新生活的同时,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019年,鄂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启动“玉连环提升及推广计划”,组织有关专家到沼山镇桥柯村调研玉连环,就玉连环提升计划进行座谈,并邀请鄂州市玉连环专家共商玉连环提升及推广课题。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鄂州玉连环提升及推广培训班,旨在扩大鄂州玉连环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覆盖范围,培养一批成熟的玉连环表演队伍。鄂州市群艺馆也长期在馆内开展玉连环(扬琴、古筝)培训活动。
针对鄂州曲艺人才断层问题,我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扩大传承队伍,提高传承能力。制定鄂州曲艺传承人才培养计划,定期招收学员,不断壮大传承队伍。支持鄂州玉连环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培养后继人才。鼓励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鄂州玉连环传承人,申报并进入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面向基层表演团体,开展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帮助提高文化素养、演出水平和创作能力,更好适应现代演出市场需求。鼓励民间曲艺工作者积极开展授徒传艺。鼓励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开展曲艺编导、作曲、作词、表演人才培养,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二、推出优秀作品,满足人民需求。支持曲艺艺人和表演团体挖掘、整理优秀传统节目,逐步恢复经典节目演出。鼓励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对传统节目进行改编或再创作,增强其表现力和吸引力。鼓励创作体现时代精神、植根人民日常生活、反映当代人民喜怒哀乐、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现代曲艺作品。
三、培根固土,守正创新。曲艺创新要靠节目作品及其思想内容的创新,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形式技巧创新,离开思想内容创新,形式与技巧的出新会失去价值与意义。鼓励鄂州曲艺吸取其他艺术精华,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鼓励开展鄂州曲艺从创演分工(说唱表演、曲本创作、音乐设计、专业伴奏、评论)等方面入手,与不同曲种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和借鉴,确保鄂州曲艺沿着培根固土,守正创新的方向发展。
四、扶持驻场演出,增加实践频次。协调我市公共文化设施(非遗中心、非遗馆、剧院)等,为艺人和表演团体提供免费或优惠演出。鼓励探索书场、茶楼(茶馆)开展非遗民间曲艺驻场演出。鼓励艺人和表演团队与电视台、广播电台、互联网直播平台等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演播活动。鼓励艺人和表演团队加强文旅融合,与旅游风景区合作,在旅游景点,说唱风景人文、生态景观故事,进一步拓展演出空间。
五、组织展演活动,繁荣演出市场。以“周周乐”文化活动为平台,借助文明创建(志愿服务、道德讲堂、模范故事会、家训家风),廉政文化(从严治党、反腐倡廉、作风建设),法治文化(扫黑除恶、打击邪教、禁毒宣传)等,逐步形成鄂州曲艺展演品牌活动。以民间民俗活动为载体,借助民间庆典、婚丧嫁娶、非物质文化遗产(泽林旱龙舟、百节龙习俗、穿花龙舟、葛店虾灯、活码子灯)等活动,展示鄂州曲艺传承发展成果,推出优秀传承人和优秀作品。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相结合,借助美丽乡村、农家乐、乡村旅游节(丰收节、荷花节、蓝莓节、胡柚节、采菱节、豆丝节、糍粑节),推动鄂州曲艺演出,拓展更大发展空间。
六、推广普及,扩大受众。定期组织开展曲艺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普及、推广曲艺知识,培养受众。维护和培育鄂州曲艺传承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设立鄂州曲艺文化生态保护区。积极借助各种媒体资源,创新传播渠道,搭建传播平台,加强对鄂州曲艺的宣传报道,扩大鄂州曲艺社会影响,为鄂州曲艺传承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经 办 人:季鸿鹰,联系电话:027-53083608;
站点地图 网站标识:4207000031 鄂ICP备05017375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文化和旅游(体育、广电)局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62号 邮编:436099 联系人:吕祖国 电话:027-53083600 传真:027-53083600 邮箱:ezswlj@ezhou.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