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雕花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信息来源:鄂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日期:2018-05-28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全国入选第一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共383项,其中,湖北省入选13项,鄂州雕花剪纸成功入选!
流行于鄂州的雕花剪纸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装饰艺术,早年的《武昌县志》中就有清代光绪年间雕花剪纸发展状况的记载。1885年鄂城开始形成带徒学艺、专事花样制作出售的雕花剪纸行业。1935年鄂城花样剪纸工会成立,以戴汉生、廖云鹏为会首,会员达到150人,剪纸艺人活动的范围遍及周边五省,在以鄂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域内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剪纸行业。鄂州雕花剪纸艺人身背花样箱,手摇货郎鼓,走村串户,出售“花样”,影响广远。
鄂州雕花剪纸是湖北地方民俗的重要载体,题材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示出鲜明的地域特征。这些雕花剪纸主要包括帽花、鞋花、拖鞋花、袜底花、扣带花、背心花、兜花、围涎花、枕头花、帐沿花等品种,创制过程中刀剪俱用,完成的作品构图匀称,风格流畅细腻,生动传神,集实用性和装饰性为一体。新中国成立后,人称“花样窝子”的燕矶、华容等地成立了雕花剪纸互助组,先后创制出两千余种剪纸花样。
《湖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已经省政府办公厅同意并印发,我省将参照建立湖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坚持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工匠精神、激发创造活力、促进就业增收、推动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立足荆楚优秀传统工艺资源,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传统工艺企业、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和行业协会等,在保护核心技艺的前提下,充分彰显荆楚传统工艺特有文化元素与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与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销售市场,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努力打造一批湖北特色、国家水准、影响广泛的知名品牌,培养一支数量较大、后劲较强的传承队伍,推出一批引领时代、技艺精湛的工艺大师,打造一批市场前景好、规模较大的传统工艺企业。
我省入选的1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包括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汉绣、孝感雕花剪纸、鄂州雕花剪纸、仙桃雕花剪纸、武汉木雕船模、老河口木版年画、黄梅挑花、红安绣活、阳新布贴、通山木雕、麦秆剪贴、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入选的项目是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发展前景、传承人群较多、有助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国家或地方品牌的传统工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