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的文物建筑水患应对

信息来源:中国文物报 日期:2024-07-26

近期,我国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文化遗产安全问题易发高发。中共中央宣传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应急管理部和国家文物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汛期文化遗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通知》,为汛期文物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遵循。作为长江中游洪涝灾害频繁的湖北,如何应对水患,确保汛期文物建筑安全,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雨水充沛,且雨热同季,每年进入汛期降雨量增多时,极易造成洪涝灾害。对于本就脆弱的文物建筑,更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2016年和2020年汛期,省内上百处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不同程度损害。面对肆虐的洪灾,全省文物部门上下联动,积极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一、湖北文物建筑的水患

(一)水患形成原因

湖北文物建筑的水患形成原因主要受地形、地貌和气候影响。

地形方面。湖北省北部是大别山与桐柏山,西部为武当山、荆山、大巴山、巫山与武陵山,东南部为幕阜山,三面环山形成了向南部敞开的不完整盆地,中间环抱着江汉平原,与南边的洞庭湖平原相连,恰好形成了一个碟形盆地,而来自长江的洪水只能经城陵矶一口流出。

地貌方面。湖北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省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被誉为“千湖之省”,域内湖泊总面积达到 2983平方千米,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域内的长江河道异常弯曲,特别是从湖北枝城至湖南岳阳县城陵矶之间的长江荆江段,河道蜿蜒曲折,洪水宣泄不畅,极易造成洪水灾害,自古就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藕池口至城陵矶段,更有“九曲回肠”之称,两岸平原地势低洼,加上支流众多,进入汛期降雨量增多时,极易溃堤成灾。

气候方面。湖北属南北气候过渡带,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特殊的地理位置、密罗遍布的江河湖泊,再加上持续的雨季,让荆楚大地成为我国境内最易暴发洪水灾害的地区之一。主要面临的灾害有水涝、大风冰雹和地质灾害等,其中发生次数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是洪涝及其引发的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二)湖北历史水患

从西周初期至新中国成立的近3000年间,湖北见诸文献记载的水灾共计600余次,平均每4.5年发生一次。新中国成立至1998年的49年内,发生重大洪涝灾害9次,平均5.4年一次。清同治四年(1865),汉口建立水文站后至1990年以前,武汉关水位超过27米的有12次。这些洪涝及次生灾害对包括文物建筑的生产生活设施造成了严重损坏。清同治九年(1870)发生的洪涝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陵庙尚留有印记。时年6月汉江流域和鄱阳湖一带连降暴雨,7月上旬暴雨中心移至长江上游,7月中旬长江中游又普降暴雨,江水猛涨,17日至20日间,宜昌最大洪峰流量达到10.5万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流量达282.4亿立方米,是长江多年平均流量的4倍,相当于黄河年平均水量的70倍,这次洪水属“千年一遇”。长江上游数十个县(州)城被淹没,奉节“水退后城中淤泥高数尺”,中下游有五六十个县(州)遭受水灾,湖北的公安县全境淹没,“江堤俱决,冈峦宛在水中,水浸城垣数尺,衙署庙宇民房倒塌殆尽”。黄陵庙地处湖北宜昌长江南岸黄牛岩下,山门被此次洪水冲毁,后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庙内主体建筑禹王殿金柱上仍保存有这次洪水洪峰淹没痕迹,及历史上关于洪峰的墨书题记。

1931年汉口大水,武汉关最高水位28.28米。据当年的《国闻周报》记载:在汉口市繁华的中山路上,浊浪滚滚,漫无边际,高楼、电杆泡在水里,各种船只在通衢大道上往来行驰,“大船若蛙,半浮水面,小船如蚁,漂流四围”。1954年,武汉特大洪水,武汉关最高水位29.73米。江汉平原的洪湖地区、东荆河两岸一直到武汉市区周围湖泊一片汪洋,荆江分洪区和其备蓄区全部淹没。湖北全省溃口、分洪水量达到602亿立方米,淹没耕地87.5万公顷,受灾人口达538万。

2016年7月,湖北遭受百年一遇的持续强暴雨天气。强降水引发了山洪、泥石流灾害,以及中小河流洪水、城市洪涝灾害。另外,部分县市还出现了短时大风、冰雹和雷电等强对流灾害。经统计,湖北省总计有2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个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8个市(县)文物保护单位受损。

2020年5月至7月,梅雨期雨量创同期历史最高,媒体报道称“气候复杂,长江上游(降水)过去都是偏枯的,今年主汛期长江上游降雨也是比较大。再就是来水复杂,洞庭湖、鄱阳湖和三峡下泄流水加上湖北自产的水,这几要素组合起来,变化很多。”湖北监利以下长江段站点全部超警戒水位,四大河湖超保证水位,恩施、宜昌等地山洪内涝。文物受损严重,武汉盘龙城和咸丰大寨坪等古遗址因雨水冲刷造成城垣局部滑坡,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周边山体出现滑坡迹象给文物本体及遗址博物馆造成严重安全威胁;蕲春李时珍墓、阳新龙港革命旧址和通山王明璠府第、黄梅县博物馆因周边湖水、河水上涨,一度被洪水浸泡;襄阳城墙、蕲州城墙受雨水侵袭局部垮塌;团风回龙山大庙、麻池革命旧址、监利红三军军部旧址等局部垮塌;荆州松鹤堂、松滋苏维埃政府旧址、洪湖路易艾黎旧居、长阳枝柘坪红三军军部旧址渗漏严重;公安红四军、红六军会师旧址、毕昇墓纪念馆因雨水冲刷周边围墙局部垮塌。潜江龙湾遗址、荆州熊家冢考古工地因雨水浸泡,坍塌或墓坑局部垮塌。




二、湖北文物建筑应对水患的防灾减灾实践

水患对文物建筑形成的灾情是临时性突发的,不仅要求要有工作队伍和预案的前置条件,同时也需要很好组织协调和制度安排。为此,湖北在水患应对时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文物保护防灾减灾。对文物周边的危岩体和滑坡等险情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清理,避免因地质灾害造成损坏:对重要文物和文物密集地周边的河流湖泊超警戒水位险工险段及时排险:对文物周边排水进行疏通,避免因洪水上涨倒灌或排水不畅,造成文物浸泡形成损坏或垮塌;对存在险情的文物建筑内居民进行转移,避免因文物坍塌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二是建立联合防范机制。将汛期文物安全作为防汛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充分发挥文旅(文物)职能部门作用的同时,协调自然资源、水利、住建、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形成联合防范工作机制。三是开辟受损文物维修绿色通道。对汛期受灾的文物保护单位,在维修项目审批上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进度,并在项目资金安排上优先予以保障。其中的工作实践以万里长江第一阁观音阁应对长江洪水的成功案例最具代表性。

观音阁又称龙蟠矶寺,位于鄂州市城区以北长江中,始建于元代至正五年(1345)。据清光绪《武昌县志》载:“龙蟠矶寺在县龙蟠矶上。旧名曰观音阁。周回七十余丈,冬出夏没,曾有龙蟠于此,积日方去。隆隆起江中,去岸不盈一里,石势蜿蜒如龙,因名”。因位处江心,观音阁不可避免地受到江水冲击,特别是水位高于建筑基础时,容易造成破坏。光绪二十七年(1901),长江爆发特大洪水,观音阁殿宇梁栋与边房被洪水冲走。光绪三十年(1904)重修。1931年,逢长江又爆发特大洪水,观音阁栋折榱崩,损失惨重,后再次维修。1954年,长江爆发百年不遇大洪水,观音阁再次遭受损失,后湖北省文化局拨款重修。1996年7月,洪水冲毁阁之东南墙,湖北省文物局、省计委、鄂州市政府共同出资维修。2016年7月,长江水位最高峰时达25.95米,观音阁本体建筑水淹过半,江水淹至第二层窗户中段。2017年7月,观音阁本体建筑水淹过半,江水淹至观音阁第一层窗户上段。但观音阁均没有出现垮塌的险情,一度被网民称为“阁坚强”,是每年汛期的“网红”。很多人因不了解其背后防灾减灾的做法,而简单归结于建筑设计科学和质量水平。

在2015年以前,观音阁存在隐患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矶头隐患。随岩体水上水下,冬夏交替,风化作用不断进行,岩体在风化营力作用下逐步解体,特别是冰劈裂作用,加速岩石解体为碎块状,矶头形成了数条沟壑,岩石存在较多大的裂隙,建筑稳定性降低。二是因多次经历江水浸泡等自然破坏,建筑本身存在梁架歪闪、立柱糟朽、墙体开裂等险情。对此在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的支持下,2015年,鄂州市在详细勘察制定方案的基础上,实施了文物保护工程,彻底消除了隐患。同时,针对每年长江涨水季的特点,实施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是水患季节做好灾害预警工作,落实专人负责跟踪监测水位情况,建立每日水位报告制度。并在观音阁正对面搭建哨棚,进行24小时值守巡查。二是在洪水来临之前,打开建筑所有门窗,使得江水淹没建筑时,可以形成自然流通,减缓对建筑的正面冲击。三是江水超过观音阁基础后,对过往船只提醒,避免超速和超主航道航行,减缓航船通行横浪对建筑的侧面冲击。并及时清理上游浮游物,避免在建筑周边聚集形成冲击体。四是协调联合公安等部门联合,劝阻游泳人员擅入观音阁。五是洪水过后,及时做好建筑本体修缮和基础加固,并对观音矶的岩体进行检测,适时对岩石砌体充填、局部注浆和坡面挂网喷砼稳固岩体。积极的监测、防范、科学应对使得观音阁虽屡遭水患,但依然屹立如初。




三、文物建筑防灾减灾策略

文物保护离不开科学规划、系统研究和长效工作机制。针对水患的文物建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更要求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统筹协调。

(一)制定应对灾情的组织协调和处置措施

一是通知到位。每年雨季,在县级层面发布关于加强文物巡查的通知,提醒文物使用单位和个人加强日常巡查与监测,排查隐患,清理文物本体及附近的水道,保持排水畅通,防止因淤塞造成文物被淹,做好汛期文物安全防护。

二是督导到位。在省级层面组建工作专班,制定督导流程与办法,做到在文物出现险情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给予技术指导与支持,并开展维修保护或抢险加固。

三是抢险到位。在第一时间对文物建筑进行文物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建筑历史信息流失;对因水患等灾情造成安全隐患,或者出现坍塌的文物建筑,使用主体或所在地文物部门要及时进行封闭式管理,在文物建筑周围设立围挡和提示牌,并采取临时支护、遮挡受损面等措施,避免险情进一步扩大或出现二次坍塌;对出现垮塌的部位进行清理归安,对周边存在滑坡风险的山体裂缝进行封堵。

四是宣传到位。文物主管部门和当地宣传部门要及时发布消息,应对社会关注。官媒要及时回应,避免自媒体的混淆发声,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好文物建筑维修保护

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在给《中国文物保护和修复技术》一书的序言中提到:文物的保护,主要是防止来自人为和自然两个方面的破坏……而自然的破坏随着各项因素的增长,保护任务更为艰巨,因此文物保护科技成了防止自然破坏最重要的手段。而文物的不可再生性以及由于自然力破坏的不可抗拒性,决定文物建筑的维修保护必须慎之又慎,必须用传统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防止自然力对文物的破坏。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规定保护原则为:不改变原状、真实性、完整性和最低限度干预。因此在文物建筑修复保护中如何看待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如何看待新材料的应用,都需要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理解文物原状的含义,处理好原状和现状之间的关系,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对待新材料和新工艺都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既要维持文物原状还要增强文物的抗风险能力。中国地大辽阔,南北方差异很大,切不可人云亦云,贸然实施,以至于为了保护而造成人为无法挽回的损失,那就得不偿失了。

(三)要有系统研究和长效工作机制

1.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和监测平台。

一是与当地气象、国土、水利等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与联系,完善雨灾预警预报,形成应急联动机制二是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重点灾害区域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和监控平台三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趋势预判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2.深化研究,建立科学预防机制。

一是结合文物建筑自身特性,加强对建筑遭受破坏的形式,破坏的种类,破坏的严重程度进行细密的研究和分析。二是对灾害重点区域风险性因素进行合理评估,研究灾害的内生原因和发生规律。三是建立灾害应急措施,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

3.加强日常管理,强化灾害应急反应。

一是强化日常管理部门的防灾减灾意识,建立安全巡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加强古建筑应急保护的培训,提高应急应对保护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出现时快速响应、有效应对、妥善处置。

文物的防灾救灾,技术手段是出发点,需要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但防灾的过程更需要增强文物保护责任心和使命感,必须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提前谋划,及时应对,积极处置。

站点地图 网站标识:4207000031 鄂ICP备05017375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文化和旅游(体育、广电)局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62号 邮编:436099
联系人:汪德林、程威 电话:027-53083600 传真:027-53083600 邮箱:ezswlj@ezho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