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徐麟
伫立梁子湖畔,看碧水扬波;登临西山,品三国历史;漫步岳石洪村举人沟步道,览重峦叠嶂、云雾缭绕;逃离车马喧嚣,露营基地让游客回归大自然,全身心放松……
鄂州之美,在于山的秀美、水的灵动,在于悠久历史、厚重人文。
回首2023,鄂州锚定“武鄂同城、城乡融合”发展蓝图,利用独特自然优势和文化底蕴,文旅融合的步伐不断加速,为市民和八方来客打造了一个生活、旅游、休闲的理想之地,让“诗和远方”交相辉映,绽放出耀眼光芒。
推进重大项目,文旅新地标闪亮出圈
隆冬时节,吴都·乔街文旅综合景区项目和华中地区最大动物主题乐园——“灵玲野生动物王国”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打桩作业声、钻机轰隆声合奏成一曲鄂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人乐章。
“吴都·乔街文旅综合景区项目以三国文化为载体,重塑三国风情吴都,融合文化民俗、传统美食和主题互动,为游客提供写实写意的沉浸式体验服务。灵玲野生动物王国项目依托鄂州园博园,打造动植物博览园及马戏演艺主题综合旅游度假区,并以此为支点,撬动武汉都市圈乃至华中旅游市场。”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两个重大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实现鄂州文旅产业新突破,还能改变鄂州文旅产业无龙头引领的旧格局。
文旅产业是一座城市的“软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叫得响、能发光?顺应文旅融合大势,这一年,鄂州在思考、在行动。
这一年,市文旅局扎实推进“4321”工程(即4个旅游景区、3个高端酒店、2大旅游节庆和1片民宿),以优质项目推动串珠成链、集链成群,打造武汉都市圈旅游目的地。这一年,围绕“157”产业集群,文旅康养招商专班拜访企业、商(协)会160 余家,专题推介5次,邀商考察39次,完成16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
跟随产业发展脚步,这一年,文旅品牌创建也捷报频传。继2022年成功创建3个4A级景区后,梁子湖区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梁子湖生态文明馆通过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价;东沟镇余湾村获评湖北旅游名村;成功创建峒山景区、铜铁海景区、半岛计划景区三个3A级景区;推进鄂钢工业旅游区、球团矿厂、程潮铁矿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同时,打造21条精品旅游线路,“菊黄蟹肥、乡村野趣”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编制完成鄂州乡村旅游及10个特色旅游村发展规划。联合黄冈、黄石、花湖机场赴厦门、泉州等11个城市组织开展宣传推介。在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上,鄂州馆荣获“最佳展台奖”和“最佳组织奖”,为鄂州的文旅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星空野餐、山地骑行、湖畔划船……一个个文旅品牌的创建,给八方游客带来了更加深刻的旅游体验,也形成文旅市场新的增长点。
加大服务供给,文体“热度”持续升温
一间间免费书屋里,读者手捧书籍、细细品读;一个个文化广场上,百姓舞步翩跹、歌声飞扬;一台台群众性文艺演出中,演员身姿优美、尽展才艺……对于鄂州人来说,这一幕幕已成为再寻常不过的生活场景。
鄂州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是活动的内核。这一年,市文旅局创新用好“文化烟火气”这一城市流量“密码”,加强乡镇(街)图书馆分馆、城市社区书屋、图书馆流通驿站建设,建成城区图书馆分馆和城市社区书屋33个,实现城市社区书屋全覆盖,着力打造“15分钟阅读圈”;实施公共文化数字化,市群艺馆公共文化云已实现市区乡(镇)村全覆盖,市图书馆已开通使用湖北省图书馆数字资源总库111种数字资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质增效。
这一年,“戏曲下乡”“红色文艺轻骑兵”“大地欢歌·荆楚四季村晚”等惠民活动贯穿全年,遍布城乡,丰富了城乡百姓的文化生活,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开展惠民活动 700 多场次、大型文艺活动20余场;举办阅读季活动84项,参与人数超66万人次,文化惠民活动好戏连台,让群众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一年,以峒山村践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谆谆嘱托的十年巨变为创作原型的现代京剧《绿水青山》启动创排;编排舞蹈《美丽中国》、快板群舞《美好鄂城奏华章》、京歌《党旗飘扬》、歌伴舞《英雄梦想》等,参加“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湖北文艺界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暨“红色文艺轻骑兵”惠民演出;创排的广场舞作品《雕花剪纸》,不仅在河南郑州绽放鄂州非遗之花,还代表湖北省参加文旅部2023年全国广场舞之夜展演;融合鄂州楚文化、三国吴都、武昌鱼文化等元素,打造歌曲《乡愁地》……一大批有特色、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
这一年,全市新建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项目7个;成功举办2023年第一届全国健身气功·易筋经交流比赛、全国毽球锦标赛、全国健身气功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3项国家级赛事;承办湖北省十六届中学生运动会等8项省级赛事;举办鄂州市足球联赛等46余场市级赛事。2023年,我市获得体育类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奖项55项,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守护“根”与“魂”,激发“活”和“用”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一年,市文旅局围绕“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高位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鄂州区域建设规划编制和鄂州历史文化研究利用项目;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吴王城遗址规划编制、观音阁预防性保护有序推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怡亭铭摩崖石刻和市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宋李深之及其龚夫人石墓志铭等双双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33件(套)文物被省文物鉴定组全部鉴定为珍贵文物;完成121件馆藏铁器的保护修复,并编辑出版《鄂州市博物馆馆藏铁器保护与修复》……一系列有力举措,让留下岁月沧桑痕迹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得到修缮、保护、传承。
古迹星河灿烂,非遗文化也丰富多彩。春节期间,非遗艺人们身着喜庆的服装,带来旱船、舞狮舞龙、踩高跷等精彩表演……市民们沉浸式体验非遗的魅力,找回儿时的记忆。
这是非遗文化“源于生活,融入烟火”的真实写照。去年以来,我市“非遗”在保护上加力、在传承上加速、在利用上转化,旱龙舟、采莲船、玉莲环、百节龙等传统民俗节目在各地持续上演;举办书法鄂州艺术展暨纪念张裕钊诞辰200周年作品展;开展省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对市级非遗传习基地和传承人进行认定和扶持;推动沼山镇非遗特色街区正式对外开放;19项非遗作品参加武汉都市圈剪纸大赛并获奖;推出系列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为群众打开了一扇扇认识非遗、了解传统文化的大门,让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活”下来、“传”下去,焕发出新时代的魅力。
站点地图 网站标识:4207000031 鄂ICP备05017375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文化和旅游(体育、广电)局 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62号 邮编:436099 联系人:汪德林、程威 电话:027-53083600 传真:027-53083600 邮箱:ezswlj@ezhou.gov.cn |